品美生活网

当前位置:品美生活网 > 职场必备 >

把握时间表达,对方能更了解?职场沟通常见的7大迷思

时间:2022-03-31 03:23 来源:知乎 编辑:职场扫地僧
导读:

「第一句话」铺陈气氛,务必谨慎

当你抱著「今天一定要讲清楚这件事」的决心,和沟通对象面对面时,是否总是一开口就直接切入主题?这个看似好习惯的做法,固然能提升效率、避免模糊焦点,却也可能无形中成为阻碍沟通的帮凶。

日本产业心理谘商中心代表取缔役理事长野原蓉子,在著作《轻松说出难以启齿的话》中强调,唯有两人之间的「第一句话」,就让对方感受到这段谈话极具意义、这段交流时间非常值得,后续沟通才能事半功倍。

把握时间表达,对方能更了解?职场沟通常见的7大迷思第一句话该怎么说?她建议,可依照双方关系做进一步判断:

面对好久不见的人:「我注意到你最近做的××案子……」传达出一直都有关注、参予对方成就的讯息。

面对常碰面但少交谈的人:「我一直想跟你聊聊,可惜始终没机会,真是抱歉。」可主动承认填补以往不常交流的距离感。

面对经常联络的朋友:「今天我有重要的事想跟你谈,方便听我说吗?」点出急迫性,更能创造日常閒聊以外的深层交流。

上司面对部属:「这一阵子很拼命喔」或「最近辛苦你了,还好吗?」能创造出「我有把你的努力看在眼里」的讯息,增加部属的好感与信任。

部属面对上司:「我研究了关于××的资料,有些点子想和你讨论看看……」面对忙碌的主管,直接点出谈话主题和「你预先做了功课」这2件事,更能提升沟通意愿。

耐心倾听,比滔滔不绝更有好印象

一碰面就滔滔不绝、自顾自陈述自己的想法,是多数人最容易犯下的沟通错误。

事实上,「沟通」并不等于「说服」,因此适时保持沉默,耐心倾听对方的想法与诉求,才能达到真正的双向交流。

野原蓉子进一步指出,「倾听对方」与「表达意见」的比例尽量以8:2、9:1为佳,「最奇妙的是,你愈是倾听,对方愈会觉得『说了好多话』而感到心满意足,反而对你抱持很好的印象。」

也因此,在以适当的「第一句话」开场,并明确展现个人来意后,务必提醒自己,预留大量时间倾听对方需求。若想进一步展现出「你听进去了」,可搭配2种做法:

重复对方的谈话内容,如「所以你认为这可能会造成销量下滑?」

以自己的话重新整理对方的说法,再直接确认,如:「你刚才所说的,就我的理解是这个意思,对吗?」

别忽略肢体语言的暗示

美国心理学家麦拉宾(Albert Mehrabian)曾提出一个著名论点:一个人开口说话所洩漏的讯息中,只有7%来自说话内容,音调、语气佔38%,其馀55%全隐藏在表情与肢体动作中,须仰赖视觉做判断。因此,如何展现并接收「非语言」的讯息,也是决定沟通成败的关键。

把握时间表达,对方能更了解?职场沟通常见的7大迷思举例来说,当对方皱著眉头、侧头凝思、始终没有将目光投向你,通常代表对你的建议心存疑虑;当对方频频注意手表却没有打断你,则代表「我有兴趣,但请你讲重点」;而当对方由双手抱胸的防御性姿态,转换为开始阅读你准备的资料,则多半代表他已不再排斥,可进一步反问「你的看法呢?」

就算是同样的沟通内容,若不将表情、眼神与肢体动作等非语言要素纳入考虑,也可能导致要传达的讯息完全变调。因此,沟通内容的结构愈是复杂,就愈应该尽量争取面对面讨论,获得讯息量将远比书信来往、电话交谈要更加丰富。

8成可重复,2成要量身订做

对经常代表公司向合作夥伴或客户进行沟通的人来说,「内容大同小异,只有说话对象不同」是常见的情境。

的确,当主题类似,一份早已倒背如流的讲稿和投影片,确实足以应付大部份场合。然而,知名企业简报顾问、威力简报公司(Power Presentation Ltd.)创办人魏斯曼(Jerry Weissman)建议,让你离成功更近的进阶做法,是「8成内容重覆使用,另外2成量身订做!」

魏斯曼指出,比起如实地传递内容,那些与听众互动、从一问一答中累积信任的短短几秒,反而最能令人感受到「客制化沟通」的诚意。不妨试试以下几种做法:

直接接触:提早到场,在上台或正式沟通前和听众聊聊,蒐集一些姓名和资料,并将他们适时放入简报中。

问问题:在简报过程中与台下互动,不只询问是非题,而是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意见或故事。

注意时事和在地资讯:上台前,不妨找到和当天主题相关的新闻事件做为引言。若这场活动的地点位在你不熟悉的城市,也必须搞清楚当地现况,避免与沟通内容互斥。

秀出与听众密切相关的资料:这得花点时间,但效果绝佳──如果你成功找出和听众相关,他们却不知道的资讯,大家会对你印象非常深刻。即便是他们已经知道的事情,也能换来「用心准备」的评价。

客制化第一页:投影片的第一页,务必针对当天活动设计,展现出你的重视。

多提对方名字,这是最动听的词汇

《简报教主教你的80堂说服课》书中指出,耶鲁大学曾做过一份「英文中最具说服力的12个字」的研究,当中以You(你)高居第一名,遥遥领先Easy(简单)、Money(金钱)、Love(爱)等耳熟能详的关键字。

「你」究竟在沟通中拥有多大的力量?美国总统欧巴马(Barack Obama)最深谙此道。他在著名的2008年胜选感言中,一共使用了15次you(你们)、23次us与62次we(我们),以及高达70次的our(我们的)。

相较于以往政治人物中规中矩、就事论事的「去我化」演说,欧巴马大量的主观用语佔据讲稿近7%,却令听者感觉亲近,与自己息息相关。如同沟通大师卡内基(Andrew Carnegie)多次强调的概念:「一个人最喜欢听到的,就是自己的名字。」

无论面对面谈话或书信往返,不妨都大胆置入「你」、「我」、「我们」或对方名字吧!这是强化双方连结的最简单方法。

没把握不如不说,自嘲会更理想

你一定听过这样的建议──在简报或沟通开始,不妨说个笑话做为开场白,让气氛轻松,有效破冰。不过,魏斯曼的建议反而是:「错!没有人可以保证一个笑话会成功或失败。除非很有把握,否则别轻易尝试。」

要找到一个能跨越各种理解藩篱、让在场听众都深感认同的笑话,并不容易。因此魏斯曼指出,在急需破冰的时刻,与其祭出可能造成冷场或偏离主题的笑话,不妨试试自嘲!一句「我真是年纪大了」或「像我现在胖成这样……」,即便没有达到笑果,仍或多或少能拉近距离,而且至少调侃的对象是自己,而非别人。

最后5分钟,更有机会听到「内心话」

在《20秒读懂对方的OS:客户不说,我也知道他在想什么》书中指出,任何沟通情境的「最后5分钟」,都在整体环节中举足轻重。因为随著时间接近尾声,双方各自有了初步结论,气氛会变得轻松。这种「任务完成」的自在感,还会随著离开原先沟通空间(如会议室、大讲堂),迈向电梯或大门口再逐步加强。

此时,你该做的是随意轻松谈笑吗?当然不是。心理学中有一种名为「门把前的疑惑」(doorknob question)沟通技巧,意指谘商者往往对真正的困扰难以启齿,直到时间结束,才在手握门把、准备离开前吐露真言。

沟通也是同样道理。对方现正面临的困难、藏在心里的疑虑、甚至他的上司的真正想法,会议桌上或许很难开口,但当你们站在电梯前交换「公事外」的讯息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下次不妨试试,在道别前5分钟主动开口:「刚刚谈的内容,有没有需要我特别帮忙的地方?」此时,你往往会听见迥异于一小时前的诚实答案!

相关阅读

  • 和公司请长假的理由 请长假的理由

    和公司请长假的理由 请长假的理由

     请长假最好的请假理由? 1.自己生病比如说自己发烧了,或者是突然眩晕、腹痛难忍之类,这些病情没有太多外在表现,一般不会看拆穿,...

  • 公务员单位提供住宿吗 公务员单位

    公务员单位提供住宿吗 公务员单位

     不一定。具体情况要看具体的单位。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多公务员单位会分配宿舍的。有单间、一室一厅、集体宿舍等,虽然说各地标准...

  • 事业单位高级工是什么职称 高级工

    事业单位高级工是什么职称 高级工

     高级工和高级职称有啥区别? 高级职称和高级工的区别你真的了解吗?他们薪资到底相差多少?小豆子今天就来说一说高级职称和高级工的那...

  • 个人离职原因怎么说合适 如何巧妙

    个人离职原因怎么说合适 如何巧妙

    个人离职原因怎么说合适 1.为了更好地发展我的职业生涯,我决定辞去目前的工作岗位。 2.为了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我决定辞去目前...

  • 一级调研员是什么级别 哪些公务员

    一级调研员是什么级别 哪些公务员

     一级调研员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一级调研员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公务员的职级。那么职级又是什么呢?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