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美生活网

当前位置:品美生活网 > 职场必备 >

为什么有的人宁愿在本县当个局长,也不愿意到外县当个副县长?

时间:2022-04-12 05:33 来源:腾讯 编辑:职场扫地僧
导读:
网友问题:

为什么有的人宁愿在本县当个局长,也不愿意到外县当个副县长?

优质回答:

这是事实,外地副县长很少,我们县里的7个副县长,除了兼任公安局长的副县长不能由本地人担任以外,其余副县长无一例外都是本地人。

宁愿在本县当局长也不愿意到外县当副县长,这种情况不多,毕竟从正科到副处是仕途中最重要的一步,大把人挤破脑袋想去。

但是不愿意到外县当副县长倒是真的,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本地人很排外

在多数行业里都存在本地人排斥外地人的现象,这是多数人与少数人之间的对立。放到体制内,尤其是在基层,本地干部的数量占据绝对优势,因为熟悉环境,本地人之间纽带关系也很强,外地人就显得弱小又弱势。

我曾在外县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本地干部排外深有体会,他们通常不会刻意表现出来,但他们的行为举止又时时刻刻的提醒着我——他们是一伙的,我是外人。他们常常当着我的面说我听不懂的方言,悄悄开展活动,不和我走太近等等。

在外县工作,别人得罪你,就是只得罪你一个人,你得罪别人,就是得罪一群人,这大概外地人最苦逼的地方。

二、晋升渺茫

去外县当副县长并不是什么值得夸耀的经历,其价值比不上本地当副县长。

举个例子,我们隔壁县有个乡镇民风十分彪悍,为了便于管理,副县长里总是有一位从这个乡镇走来的本地副县长,这样有利于开展工作。

同样的道理,很多地方乡镇的书记都是本地人,外来的和尚不一定会念经,外地人大多都镇不住。

所以去外县当副县长倒有点像去当个花瓶,啥事也做不了。干不出成绩,自然晋升渺茫。

三、副职困境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反驳,可能会说县长、书记都是外县人,人家当的好好的,怎么让你去外县当个副县长就说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首先,本地人不能担任县级党政主要负责人(书记、县长),这是有规定的,无特殊情况书记、县长都是外县人,这是其一。

其二,书记、县长分别是党委和政府的一把手,副县长只是政府的副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去一个地区当一把手,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得听他的。

我们县曾经一位县委书记是外地人,他当时还说过只要有他到的时候就不能说方言,一律说普通话。为此,有些年龄比较大的局长还专门去学了普通话发音。

四、成本太高

最后说说更实际一点的,去外县当副县长成本太高,到别人的地盘浪费光阴不说,更重要的是背井离乡,要牺牲大量陪伴家人,尤其是陪伴父母、孩子的时间。

人归根结底还是有家庭属性的,如今每个副县长分管的工作都不少,管理制度又严格,外出还要请示报告,这样长期在外工作,出去容易来难,能回家看看都是一种奢侈。

既照顾不了老人,也教育不了孩子,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外县当副县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种种因素作用之下,选择在本县当个局长都不愿意去外县当副县长也就不能理解了。

这是个伪命题。

常理来说,一个正科级有机会提拔副处,而且是副县长这样的实权副处,一般人都不会拒绝。因为上了这一步,意味着正处在望,以后哪怕不能提拔实职,解决一个正处级的二调甚至一调职级退休是十有八九的事情。公务员的职位和级别代表着权力和待遇,有机会更进一步,谁不想有面子、有地位点,又有谁会跟钱过不去?

人性使然,概莫能外。现实中很多正科级领导被提拔交流到外地任职,哪怕是人大政协副职而几乎无一人放弃,已然证明一切。

有的人可能会说,好像不是你说的这样吧,我身边就有很多县局的局长宁愿留在本地都不愿意去外县当副县长啊。

如果真有人这么和你说,可以肯定地告诉你,他绝对说假话了。或者说,他听到的话没有假,是那些说不想去的人没有说真话。

为什么我会这么绝对地判断他没说真话,主要基于两点考虑:

第一,如前所述,从正科到副处是一大跨越,但凡在体制内干到正科这个级别的,没有哪个不愿意提拔进步的,更何况还是相当有含金量的副县长。只是有的人低调,不愿意放在嘴巴上讲而已。至于到外地任职,那更不是事。熟悉体制的人都清楚,公务员要走上领导岗位,交流任职不可避免,层级越高交流的可能性越大。这既是组织要求,也是为了保护干部考虑。很多领导在这方面早有心理准备。他们真正在意的是有没有机会,而不是异地这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因素。

有人可能又会说了,那为什么县里的领导多半是本地人,外地人只是占少数。这不正证明了县里的正科不愿意提拔去外地任职?

这其实是在偷换概念。

一个县里的县领导本地干部居多,外地领导少,更多是组织上出于激励本地干部需要在选人用人方面使用的策略,不代表干部不愿意被提拔去外地任职,怕被外地干部排挤,不利于工作开展,云云。那都是扯淡。领导的权力不在于地区,而在位子,只要你位子好、有绝对话语权,还怕别人不尊重你、不听你话?

事实上,领导干部真正怕的,不是所谓的外地,所谓的强龙难压地头蛇,而是没机会。

第二,从组织选拔干部程序来看,一个正科级干部真的有机会提拔副县长,进入组织程序,也容不得你跟组织讨价还价。真这么干,组织上较起真来,完全可以给你扣顶不服从安排的帽子,这个帽子一旦被记入档案,以后再想提拔就难了。因此,但凡有进步想法的,在没有确凿把握的前提下,一般都不会跟组织谈条件,碰到提拔交流的时候,多以服务组织安排为准绳,不可能放着个副县长不当,更不可能以担心被本地干部欺压为由拒绝。那不仅仅是不服从组织安排,而是能力不足的问题了。真有这个心理,组织也不会用你。

综上,个人认为题主这个问题不成立,除非当事人年龄偏大,已经无欲无求。

其他网友观点:

在今年4月份,我们这里县乡换届的时候,我就听到一个即将提拔到副处级的乡镇的党委书记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安排我去外县,或者安排我到市里某个局当副局长,我宁愿把我安排回县城哪个局当局长。

那位乡镇党委书记的意思是说,宁愿不提拔,也不想提拔到外县或者市里。

他的心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作为外人的我们,真的很难摸透。

当然,也有可能他只是说说而已,真要拿下他提拔的机会,估计他也就软下来了。

有时候我又想,一个宁愿放弃提拔的机会,选择呆在自己的小县城,也总归是有一些缘由的,比如:

第一,自己的家县城。不管是自己的小家,还是自己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大家,都在县里,舍不得家人。到了外地工作,近的几十公里,远的上百公里,工作忙起来,有可能十天半个月回不了一次家,这可能是主要原因。

第二,自己在县域范围内经营了20多年,认识的领导、朋友、老板全部都在小县城里。而如果自己到了另一个县,到了市里,那里没有朋友,没有认识的领导,一切都要重头开始,也确实挺不容易的。

第三,当个副县长虽然官是更大了,便是风险也更大。有些时候,不是说你主动去腐败才有风险,有时候倒霉的时候,你分管的工作出了事,一样要被处理。比如前几年,我们这里一条河出现了污染事件,分管环保的副市长都被免职了,这是谁也想不到的,出了事,总得有人负责,总得有人承担。而在县城某个局当个局长,风险就小得多了,只要你自己不主动腐败,几乎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以上三点,是辛酸职场的个人看法,您还有什么可以帮我补充的吗?

其他网友观点:

对这个问题,我不想回答为什么,只觉得一个当官的,应该服从组织上的安排,组织上安排一个什么职务就担任一个什么职务,不存在"宁愿"和“也不愿"的选择。你不要以为只有你才是天生的当官的料,其实还有好多比你强十倍百倍的人,他们闲着。


为什么有的人宁愿在本县当个局长,也不愿意到外县当个副县长?


((图片源于网络)

其他网友观点:

说个真实案例:

我一同事,原来是我们单位一个核心科室的科长,今年换届,被提拔到一个偏远小县任副县长,分管农林水和扶贫。大家都为他能提拔感到高兴。

可是,过了两个月,碰到他,唉声叹气的,兴致也不高,问他原因,他才说出了个中苦涩。

他去的那个县,是只有几万人的山区小县,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按说他分管的农林水和扶贫,都是大口,人多权利大。可是,正因为是大口,这几个局长都是乡镇上书记回来后,又到其他小局当局长,这次刚调到大局来。一个县,就那么几万人,这些局长在这县上干了几十年,基本上人都认识,而且,要么是亲戚,要么是以前同事,要么是儿女亲家……反正是,只要一说,都有关系。

这样一来,我这个同事,初来乍到,虽是副县长,可是有两个局长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有成绩了是局里的,有难处了才来找他这个分管领导。

而且,在县上,副县长又不是常委,参加不了县委常委会,对这些局长的进退流转,他连发言权都没有。他才去了两个月,新鲜感一过,就感觉到压力山大了,整天闷闷不乐。

所以,县官不如现管,这话真没错。

其他网友观点:

这个得看情况,如果年龄不大,还是到外县当副县长还是比较可以的,再怎么说也是政治上的进步。

年龄如果比较大一些的,进步空间就不是太大了,有的人可能就会考虑选择在本县当局长,可能许多人考虑的还是比较主要的科局。因为在本县工作还是有一些优势的:

1、情况熟人脉广,工作更容易开展。也更容易出成绩。亲戚朋友也多。

2、在本县工作离家近,可以更好的照顾好家人。

不是不管怎么说,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还是要考虑怎么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和长处,怎么能够更好的为党和人民做贡献。可千万不能太多地考虑个人的私利,立场绝对不能出问题,不要做辜负党和人民的事情。否则,是会出事的。

其他网友观点:

一、就级别而言,副县长比地级市的正局长低半级。

副县长是副处级,地级市的正局长是正处级。

二、就实权而言,副县长的优势多于地级市的正局长。

副县长分管一个县政府层面的若干项工作,并分管县政府的若干个局。

地级市的正局长只是领导该局的工作。

两者对比,副县长管的部门、事务、人员多,社会接触面广,运作方式也更灵活。

综上所述,从职务上看,副县长明显比局长大;从权力上看,尤其是核心局,局长是一把手,有话语权。

其他网友观点:

这是正常现象。

有句俗话说的好,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别看去外县任副县长这一职位表面很风光,但如果不是常务、不是常委,不拥有财政权、人事权的话,其实真没有在本县当局长舒服。

我一朋友的表哥,从市局副局长的任上平调到某些担任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这绝对是实权在握,应该很风光了吧?其实也不然!他所任职的县是一个穷县,财政是典型的入不敷出。他虽然主管财政,但奈何囊中羞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公室的门成天被要钱的人挤破门槛,搞得他焦头烂额。有些乡镇、县直部门的头头脑脑们,没从他的口袋里掏出钱,不仅不予理解,反而背后说三道四。更有甚者是有人在背后骂骂唧唧……坚持了不到一年,他又调回市直某局当副局长了……

那些已经当上局长的人,都十分清楚下派与外来副县长的酸楚,他们是感同身受。所以临到自己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做出选择……

其他网友观点:

不要把个案普遍化,以偏概全的结论,没啥用处!就象你的家人中宁愿吃素也不吃荤,就此说你一家人都吃素一样可笑。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治国平天下”……自古以来,建功立业光耀门楣,成了无数人的梦想与追求。这种思想从诞生之初一直延续现了近现代社会,直到今天也都还会有它的影踪。

但在这种思潮之下,我国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股“清流”。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愤然辞去80多天的彭泽县令,从而过着放浪形骸放飞心灵的自由生活,创作出了流传千古的诗文。贝加尔湖牧羊十九年的苏武,在面对单于无论是高官厚俸、香车美女,还是严酷刑罚,都没有接受或屈服。无奈之下单于决定把苏武流放贝加尔湖一带,还告诉他说“什么时候公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中原去”。

陶渊明宁愿放弃县令,也甘愿做一个山村的农民;苏武宁愿放弃各种优厚的条件,也甘愿做一名默默无闻的牧羊人。这种选择无不是因为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否则谁还会这样做呢?

一个是腐朽黑暗的现实,另一个是做“卖国者”“汉奸”,对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都无法接受,而“独善其身”便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傲然独得、任性不羁的阮籍,先后以各种理由手段拒绝蒋济、曹爽、司马懿等人。尤其是拒绝司马昭,更是让人称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在面对元军开出的优厚诱降条件,都被其严辞拒绝,直到他英勇就义,都没曾有过任何一丝一毫的动摇。

阮籍并不是不想做官,实在是“道不同不为谋”,所以才一再称病推脱或者是酒醉不醒!而文天祥则因忠于国家和民族,才毅然决然的选择死亡!

所以,总有一些理由会让人做出一些看似很另类的选择,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旁人不了解而已,才会觉得不可思议,其实只要你深入了解了,也就不会再惊讶了。

现实生活中,能够从科级跨入处级,是千百万公务员的方向与目标。可遗憾的是98%的人都会被处级门槛拦住不前,现在有一个升副处级领导的机会,你说谁还会拒绝呢?

只要没有意外,对基层公务员来说,几乎无人能抵抗这个诱惑,毕竟这才能算是进入了传统的仕途之道,以后的前景与未来谁都难料,说不定将来也会跨入高干(厅级)的行列,也正是它才使得不少人拼了命,也要挤,不然“官大一级压死人”怎么说来的呢?

可以肯定的说,那些宁愿在本地当局长,也不愿去外地当副县长,绝不是其真实的本意选择。要么是自己家庭的原因,无法离开家庭;要么是自己个人原因,无法胜任此工作;要么是自己到了职场的天花板,年龄己到杠了,自己也没啥追求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总之一切条件都充分,没有谁会放弃的。

就拿我最近身边发生的一件事来说吧!县上准备向市上推荐几名副县级人选,经过前面7一8月的考察,最终在9月公布了候选人推荐名单,结果不到一周,市纪委监委便收到了一些候选人的举报信。

这让刚刚上任的县委和县政府领导,很是郁闷,只是一个推荐候选人名单,竟然搞得满城风雨,市纪委监委也被惊动了!于是,便直接划掉这些被举报的人,暂不纳入提拔之列,哪怕成绩再优秀能力再强,也必须得把问题弄清再说。

而一名被划掉的推荐候选人,也曾在一次私底下说过,他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也清楚自己被谁举报,除了无奈,他也无可奈何,等到市纪委监委调查清楚举报的情况,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在基层单位不要说主动放弃提拔,十分罕见了,就是正常提拔重用别人时,我们能以一颗平常心待之,已是实属不易了。

其他网友观点:
  • 嘿,我还真有个熟人,宁愿在本县继续当规建局局长,也不愿到外县当副县长,但最后他却栽倒在了局长任上!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不愿意提拔升官的必然有不见得人的原因。

按照常理来说,谁会拒绝升官呢?何况是被提拔为前途无量的副县长?体制内要从正科级局长晋升为副处级的副县长,存在着“巨大的鸿沟”,能跨越这道鸿沟的人都是出类拔萃的。而我认识的老崔,就是这种出类拔萃的人才。

他自从90年代末某工科大学毕业后,就回本县工作,从县建设局小科员做起,十多年的努力“耕耘”,让他从科员,到科长,继而晋升为业务副局长,10年的时候成功当上了局长。这期间,县城的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许多新的、大型商品房楼盘拔地而起,城市规划相较于兄弟县也超前许多,可以说他这个规建局长功不可没。

2015年的时候,恰逢县区换届,组织上要提拔他到外地县当副县长。在组织找他谈话征求意见的时候,他拒绝了组织考察,还很郑重地写了个书面报告。当时这事在县里炸开了锅,算是个爆炸性的新闻了。

据说他给出的理由有三个(这些理由也是官场上常用的):

第一,家庭困难。

家里有卧病在床多年的老母亲需要他照顾,假如调去外地县份后,不能回家照顾老人。而且,孩子刚刚上小学三年级,老婆又在某乡镇上班,离家远,假如自己不在家里,没有人接送孩子上下学。

第二,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虽然只有40岁出头,但他已经是“三高缠身”了,颈椎也有问题,经常腰痛脖子痛的,还有慢性胃炎胃溃疡。为了让组织相信,老崔还拿出刚刚从医院体检回来的体检报告,确实是身体不够健康了。但这个理由多少有点牵强了,人到中年,谁身体没点毛病?

第三,自己热爱家乡热爱本职工作。

这个理由老崔就能大书特书了,列出来了一大堆自己的工作成绩,还讲了自己对本县城建的今后规划蓝图,说假如自己离开规建局局长岗位后,不知道这个规划还能不能继续实施下去。而自己本着热爱家乡热爱城建工作,想为建设美好家乡作更大贡献的理想,恳请组织准许他继续担任本县的规建局局长。

或许是组织上看他态度坚决,竟然就真的没用再要求他去外县当副县长,而是让他继续在本县担任规建局局长。

开始的时候,老崔还感谢组织的理解,以为自己“求仁得仁”了。殊不知,对于这种反常的行为,组织部门起了怀疑,把老崔的情况移交给了纪检部门调查。果不其然,这一查,就发现异端了,查出了老崔赖着不走的根本原因了。

原来是他经手审批的城建项目有问题,而且还有两个商品房项目是在他的关照下落地的,私底下有见不得人的交易。这些项目都还没有竣工,都是在建项目,他害怕自己走后,新任局长来后发现问题,起他的老底,于是他只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反常地拒绝组织提拔了。

半年后官宣老崔落马。他这是副县长不去当,局长也当不成了,还进了“笼子”,成为了县里的一大谈资。

大家谈论之余,得出的结论是:混官场的,没有哪个人是不愿意进步的,那些拒绝提拔的官员,必然是有问题的官员!

为什么有的人宁愿在本县当个局长,也不愿意到外县当个副县长?
其他网友观点:

体制内,其实很多人是非常想提拔的,毕竟当官升职,家里人有光,自己也比较有面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想提拔,那么,为什么有部分干部不愿意提拔呢?个人觉得其实是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家庭因素。在本县生活比较方便,特别是一些家庭,家里的小孩没有人照顾,孩子读书需要人接送,晚上的作业需要人来管,在本县的话,就可以照顾孩子和家庭。假如选择到外县任职的,每天早出晚归,也会经常加班,难以照顾家庭。

2.年龄问题。自己快要到退休的年龄了,而且自已的圈子一直在本县,到外县工作,在生活和工作上不一定习惯和适应,自己怕 折腾。

3、工作压力大。副县长的工作千头万绪,县主要领导会把很多工作都分摊到副县级领导的身上,作为副职,要服从主要领导的安排,所以他们要分管很多工作,对接很多部门,而且有时候,一些县的主要领导还喜欢让副职来当“背锅侠”,比如,某项工作做得不好。

4、中国有句俗语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这些俗语都是有一定道理的,当鸡头自在,不需要听别人的支配,可以自己做主。

其实,对于体制内的大部分人来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只是一份工作,很多人当初是因为就业压力大才进入体制内的,并没有想过要飞黄腾达、升官发财,都是想过好自己的小日子。所以,不管是在本县还是去外县任副县长,都要平衡好工作和生活。在其位就要谋其事,在工作中,自然会面对各种情况,有时候也会面对家人的不理解,承担很大的工作压力,但也要想办法平衡好工作和家庭的关系。

其他网友观点:

本地路路熟啊,人脉资源广,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办事方便,心里踏实,在本县当个局长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所以宁当本地鸡头,不做外地凤尾。

从升迁上,副县长比局长是上了一个台阶,下步目标就是县长或正处,但屁股捌了窝了,外地情况不了解,人脉资源少,人际关系上要入圈也不是一时半会儿,甚至根本融不进去也不敢定。在职务上又是副的,说话办事要看一哥脸色,过去做惯了正手,横行霸道已成本能,现在不是自己地盘了,岂敢造次,还不憋坏?所以不能去,忍忍算了。

实际上,好男儿志在四方。要相信自己在本地能干好,在他乡也不是孬种,同样可以为人民服务。而且由于易地任职为人多了些谨慎,多了些谦虚,多了些调查研究,多了些礼贤下士,多了些深入实情,可能会把工作做得更出色,更辉煌。

你在他乡还好吗?大山在回音:好,好!河流在伴声:好,好!

其他网友观点: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芸芸众生奔波不息,无非是为了一个利字。

不愿意放弃本县局长位置而去外县做副县长,无非是他觉得去外县得到的利益不够现在局长位置能够得到的多罢了。

所谓的人离乡贱,或者家庭因素,或者身体原因,或者年龄原因,又或者强龙不压地头蛇等等,恐怕都是借口。唯有利字才是真正的原因。

若去了新地方,所能够获得的资源不能够抵消以上的那些借口造成的利益损失,就是得不偿失,不去也罢。毕竟本县一个部门的一把手,在本地已经是属于金字塔尖的那一部分,所能够获得的一些资源与利益,有时候并不比副县长少。再有,若是从条件好的县去了条件不好的县,有可能所能够获得资源还不如原来。

所以,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宁愿在本县做局长,也不想去外县做副县长的原因吧——利益使然。

其他网友观点:

按照一般道理上讲,从局长提升到副县长上这是职务的升迁,也有级别的提高,这是好事,但世事都不是那么绝对的,个人有时候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或者是调任的原因和目的等原因综合考虑,因为毕竟要到外县去任职,避免不了出现诸多的不便。

首先来说,去外地任职,就有可能会脱离自己的家庭和亲戚邻里的关系,自己原有的圈子就会淡漠,因为毕竟两地分居,很多事情变得麻烦起来。自己只身前往外地,人生地不熟的,可能会有一段时间来进行适应。其次,你调任的县可能情况比原来的县更复杂,工作难度更大,本身升任副县长了,需要负责的东西会更多,前期的工作压力会比较大。再次,你进入了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对新环境的人际关系都比较陌生,对于领导同事的脾气秉性都不是很了解,工作中稍不留意就会出现磕磕碰碰,所以进入新环境,不光面临的责任压力大了,待人接物方面都面临着新的考验,所以对自己更长远的发展也是一个挑战。

其他网友观点:

这里有三个关键词,"本县"、"局长"、"副县长"。

首先说"本县",既然是本县,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了,从小生活在这里,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等等肯定不会少,他们当中有当官的,有做生意的,互相来往,办事方便。如果在本地当个局长,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各方面都是轻车熟路、得心应手。别小看一个县的局长,单位一把手,说话管用,权力不小,特别像公安局、财政局、环保局、发改委等局委,更是很多同级科级干部的向往之地。尤其是公安局长,很多都是政法委书记或副县长兼任,职责和职权都是相当大的。

如果到外地当一个副县长,人生地不熟,开展工作熟悉环境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如果没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交际能力,就不好站稳脚跟,上级领导一不高兴,或者工作出现失误,就有可能立马走人,这样你还得去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继续锻炼。当官的最佳年龄就那几年,如果连续折腾几回,再上一个台阶的机会就非常渺茫了。既然是副县长,上边有书记县长,下边要分管若干个局委,一旦某个单位出现了问题,你就要承担领导责任,你处在当中,上边问责,下边埋怨,日子相当不好过。所以,到外地当一个副县长是很多人反复掂量、慎重考虑的重大问题。

其他网友观点:

有人宁愿在本县当个局长,也不愿意到外县当个副县长吗?答案是不可能的。在官场上,提职提薪是对一个人的认可,说明这个人工作出色,能够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从职级来讲一个县的局长是正科级干部,一个县的副县长是副处级干部,从正科级熬到副处级淘汰率大概在80%。从权力上来说,副县长是县里的领导,分管几个行业的工作,工作范围较大,参加决策县里的重要工作。县里的局长只是负责某一个行业的工作,而且受县里分管副县长的管理。从仕途上来说,也是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从收入来说,副县长收入远远高于正科级的局长。

其他网友观点:

我们需要辩证来看

1.本县局长是正科还是副处,外县副县长肯定是副处,如果级别一样,其实本地过得更好一些,毕竟人脉,人际关系都在,没有必要去外县。

2.如果本县局长是副科,其实还不如去外县当副县长,不仅级别提升,而且还能再拓展人际关系。

3.其实现在县长县委书记,副县长里面好多都不是本地人,所以没有必要纠结是本地还是外地,而且一把手就不能由本地人担任。

最后,既然能当上领导,还是要听从组织的安排,以服从命令为主,不能凭自己主观臆断想去哪里就去,不想去哪里就不去。要加强党性修养和提高政治站位,才能更好的为民服务。

相关阅读

  • 和公司请长假的理由 请长假的理由

    和公司请长假的理由 请长假的理由

     请长假最好的请假理由? 1.自己生病比如说自己发烧了,或者是突然眩晕、腹痛难忍之类,这些病情没有太多外在表现,一般不会看拆穿,...

  • 公务员单位提供住宿吗 公务员单位

    公务员单位提供住宿吗 公务员单位

     不一定。具体情况要看具体的单位。总的来说,还是有很多公务员单位会分配宿舍的。有单间、一室一厅、集体宿舍等,虽然说各地标准...

  • 事业单位高级工是什么职称 高级工

    事业单位高级工是什么职称 高级工

     高级工和高级职称有啥区别? 高级职称和高级工的区别你真的了解吗?他们薪资到底相差多少?小豆子今天就来说一说高级职称和高级工的那...

  • 个人离职原因怎么说合适 如何巧妙

    个人离职原因怎么说合适 如何巧妙

    个人离职原因怎么说合适 1.为了更好地发展我的职业生涯,我决定辞去目前的工作岗位。 2.为了为家庭提供更多的支持,我决定辞去目前...

  • 一级调研员是什么级别 哪些公务员

    一级调研员是什么级别 哪些公务员

     一级调研员是什么级别的干部 一级调研员它不是一种职务,而是公务员的职级。那么职级又是什么呢?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公务...